人們常說,畫家所面對的挑戰,是怎樣在一張空白的畫紙上,加上一些東西來使它變得有藝術性;而攝影家所面臨的挑戰則是迥然不同的,他們要從雜亂的環境中,超過運用構圖技巧,把其中無關的景物除去,使畫面看來具有藝術性。換句話說,作畫是從一個空白的畫面開始,然后決定把一些東西加進畫面內,來表達自己的意念。攝影師(除非是靜態的擺設)所關注的,就是怎樣安排現有景物內的元素,借以表達自己的意念。
攝影家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須追求構圖上的和諧。長期以來,人總結出了一些取得好的攝影構圖所應遵循的基本法則,這些法則在一些攝影書刊和文章中,已經介紹得很多了。國外一些攝影名家卻經常告誡人們,對攝影構圖法則不要過分拘泥,因為它會束縛人們的創造性,重要的是理解其“精神”和“作用”。事實上,他們的許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這些法則來創作的。然而,對于初學者來說,這些構圖法則卻有引導作用,容易入門;對于大多數攝影者來說,平時記住一些構圖要 領,在拍攝以前就能生動地想象出照片拍出后會是什么樣子,對于成功地創作一些優秀的攝影作品也是大有幫助的。
美國攝影家L.小雅各希斯認為:“構圖是從攝影者的心靈的眼睛做起的。構圖的過程也被稱為‘預見’,就是在未拍攝某一物體之前或正在拍攝的時候,就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圖像或印象。通過經常析自己和別人的作品的構圖,就會使自己的這種預見本領更加嫻熟,變成一種本能?!眾W地利攝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對此也有同感,對于構圖,他己達到手中無劍,劍在心中的境界,他認為、“構圖在于平衡,每個人對平衡的處理都各有不同?!闭缤涔_到最高境界時,已沒有招式名稱,只憑自己的功力去化解。關于相機在構圖中的位置,他認為:“你越能忘記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題材和構圖,那么相機只是你眼睛的延續,再沒有其他意義?!?br />
小雅各布斯還認為:“構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線條、形式、質感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空間。當然色彩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會聚的線條一般能說明透視關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現出透視的深度不可。許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圖案。在取景器中的某個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據攝影者個人的感受進行安排的。因此,怎樣構圖,和怎樣選擇主體、光線、色彩一樣,也能成為一個攝影家獨特的個人風格的基礎。
“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個或一組形狀或形式起主導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體積、位置和其他形狀等,都是為主導因素服務的。
“構圖中的對比,是指大與小、明與暗、近與遠、主動與被動、平滑與粗糙、色彩的濃艷與輕淡等等的對比。要多利用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通過它門使主體影響整個構圖。例如,恰當地利用對比法則,照片就會具有強大的魅力?!?br />
有些人或許對構圖有天賦。不過,根據美國攝影家維利·奎克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通過應用一些基本法則,達到具有相當水平的攝影構圖能力。為此,他提出了一些簡單的方法。他認為,依據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拍出較好的照片。
維利·奎克指出,攝影者最易犯的錯誤是拍攝的祝點取得過高,與被攝體離得太遠,致使畫面出現各種各樣與拍攝目的毫無關系的東西。他說:“請記住,畫家是 把東西畫進畫面,而攝影者則是從畫面去掉一些東西?!?他說:“一張照片應該只有一個趣味中心,畫面上不能有無用的東西。如果你對某個物體是否有助于畫面抱有懷疑,你就應盡可能地把它放棄掉?!?br />
攝影構圖法則中,人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謂的“三分法”了,即將畫面縱橫均分為三份,從而使畫面被分割成為九個相等的方塊,四條分割線上出現四個交叉點。通常攝影者就在這四點上選擇一處作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如圖3—1)。畫面右端那些交叉點,一般又被認為是最強烈的。但奎克認為:“這并不是說,趣味中心非得準確地置于交叉點上不可。正因為如此,實際上趣味中心常出現在交叉點附近?!?br />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應保持一定的平衡。這就是說,對主要被攝體的安排,不能使畫、面出現向分量大的一邊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著將兩個同樣大小和同等形狀的東西置于對稱的位置。這里的關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蹺蹺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蹺蹺板兩邊的孩子,小些的一個必定坐在離中央遠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br />
奎克認為:“把突出的線條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攝一幅悅目照片的另一個要素。這些線條被稱為主導線,有效地利用主導線,可以創造出驚人的照片。把主導線安排成對角線,會產生有力的動感。